認識海端

海端早期紀錄檔案-族人合照
海端早期紀錄檔案照片

海端鄉早在18、9世紀間,就有住在東埔的布農族海端鄉歷史簡介人,越過中央山脈到東部拉庫拉溪流域(現花蓮縣卓溪鄉一帶)尋求新獵場,其中部分族人再南下越過海端鄉 的新武呂溪流域建立部落,清代文獻已有新武洛、里瓏山、丹那、大里渡等社名。

日據時代,西元1922年日本人即設為台東廳關山郡蕃地─海多多灣(音譯),由海道端警察駐在所管轄,隸屬台東廳里瓏支廳(昭和17年,西元1942年改為關山郡,即今臺東縣關山鎮)。台灣光復之初,仍隸屬臺東縣關山郡,歸里瓏鎮治理,旋即於民國35年4月1日自關山析出,改設「海端鄉」迄今。

海端,指今鄉公所所在地海端村,布農語原稱haitotowan(現名haiduan),意指三方為山所環繞、一方為開口之地形,其地正當新武呂溪出中央山脈轉向南流,進入花東縱谷之處,宛若兩山間之缺口。

本鄉為臺東縣所轄五個原住民鄉之一,鄉內 約95%為原住民,以布農族為主,次有少數排灣族、卑南族、泰雅族、及阿美族等;另約5% 為非原住民,包括外省人、客家人及閩南人。

海端山景,意指三方為山所環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