族群文化
布農族分佈
布農族全台人口約六萬餘人,目前分佈於本縣海端鄉、延平鄉、長濱鄉;花蓮縣卓溪鄉、萬榮鄉;南投縣仁愛鄉、信義鄉;高雄市那瑪夏區、桃園區,計9鄉區。 布農族現居分佈在海拔500~1,500公尺中央山脈及其東西側,以bunun 一詞來稱呼自己,日本殖民統治時期後成為族名沿用至今。布農族的起源有糞生、石生、葫蘆生等多種不同的神話傳說,流傳較為廣泛的有葫蘆生與糞生故事。前者傳說在遠古時代,有一天從天上掉下了一顆葫蘆,裂開之後,從葫蘆裡走出了一對男女,這一對男女的後裔就是現今的布農族人。後者傳說遠古時代有兩個洞穴,Naihai 蟲將糞便做成球的形狀,然後投入兩個洞裡,其中一個洞出現一位男人,另一個洞出現一位女人,兩人成長後結為夫妻,生下子女後繁衍成為各社群祖先。 根據遷徙傳說,布農族原先居住在玉山及其北側群峰,後漸漸往山下Lamungan 之地移動。為了因應環境需求漸漸擴展至西部平原海岸,十七世紀後漢人武力擴張其勢力,布農族人漸退回Lamungan 之地後,由中部往東進入山區,再陸續遷徙至花蓮、臺東、高雄山區。布農族分布範圍廣闊,族人也特別重視遷移歷史。十七世紀以前,布農族原來居住在中部山區與西南部海岸地帶(濁水溪上、下游及其沿岸),後來在Lamugan 故地會合後,前往南投縣山區發展。 十八世紀初開始,從南投縣山區越過中央山脈往花蓮縣方向移動,接著又到了臺東縣、高雄市交界山區。日本殖民統治時期,因日本政府強勢將布農族人領地公有化,山地軍事統治化,造成族人不滿,反抗事件時有所聞;重大的反抗事件有大正3 年(1914)「大分事件」、大正5 年(1916)「丹大事件」、昭和7 年(1932)「大關山事件」等,這些事件也促使政府施行「集團移住」政策,造成族人被強迫移居至現今部落。布農族與日本政府的關係緊張,直到中華民國政府時期才解除,經過日本殖民統治時期強制遷徙後,已無大規模的移動,倒是因為集團移住的關係,與其他民族共同生活,影響了各地區族群關係的發展。 二十世紀民族學研究者調查時,以方言與風俗上的差異,將布農族分為六個亞群:
1. 卓社群(Takiitudu) 位於南投縣濁水溪上游流域,北與賽德克族為鄰,部落主要在南投縣仁愛鄉萬豐、法治、中正、望鄉、久美等村落。
2. 卡社群(Takiibakha) 原居南投縣信義鄉卡社溪流域,主要部落有仁愛鄉中正村與信義鄉潭南等村落。
3. 巒社群(Takbanuaz) 相傳是布農族最古老的部落,目前分布在南投縣濁水溪支流巒大溪流域,以及花蓮縣秀姑巒溪上游太平溪等地,橫跨中央山脈東西兩側,主要部落在南投縣信義鄉、花蓮縣卓溪鄉及臺東縣海端鄉等行政區內。
4. 丹社群(Takiivatan) 位於信義鄉濁水溪上游的丹大溪流域,丹社群主要部落在南投縣信義鄉地利村、花蓮縣萬榮鄉馬遠村、卓溪鄉等村落,部分族人經移動後到達東部海岸平原,包含長濱鄉南溪、瑞穗鄉奇美等。
5. 郡社群(Isbubkun) 原居南投縣信義鄉郡大溪流域,以及陳蘭溪流域,後東遷到花蓮縣太平溪、拉庫拉庫溪流域、臺東縣新武呂溪流域、高雄縣荖濃溪、楠梓仙溪流域。郡社群在布農族各亞群中人數最多,佔了人口的半數以上。主要部落在南投縣信義鄉、臺東縣海端鄉與高雄市那瑪夏區、桃源區各村。
6. 蘭社群(Tapukul) 蘭社群約於十八世紀一分為二,Isbabanal與郡社區為伍,而語言終至消失,分布與郡社群一致,另一支Tapukul 由塔塔加下至那瑪夏溪西側遷移至現那瑪夏之對岸,介於鄒族和卡那卡那富族間,與鄒族部落來往密切,受鄒族影響較大,加上人數不多,終至隱沒於鄒族之中。
世襲姓名制
布農族的姓名都是承傳先祖而來,長子承襲祖父的名字,長女則承襲祖母的,次子或次女則依序沿用伯叔、姑母的名字。所以在一個家族裡面,擁有同樣名字的人相當多。晚輩都以能繼承祖先的名字為榮,長輩也對同名的子孫特別的照顧關愛。不同的氏族其承傳的名字也不盡相同,某些名字或許為某氏族所有,例如:胡家的havutaz、邱家的natuh、古家的bisazu,單見其名就可知曉他所代表的氏族,以及他所被賦予的族群使命。然而女子的名字則不在此限之內,因為女子由外姓嫁過來,帶來的外姓之名,是不能接續發揚氏族的榮耀。男子卻因一直以來承襲了父系的血統,才有資格代表該氏族,延續家業。此外,在自古延續下來的名字裡,許多都和星座、動植物有關。布農族人對自然的依存,和環境的深切融入於此可見端倪。布農族信仰
布農族的傳統信仰是以精靈hanitu為基礎,hanitu 是指動物、植物、魂魄等自然物所具有的精靈,而每一自然物的精靈皆有其自己獨特的內在力量。人類擁有兩個hanitu各在左右肩上,左肩的精靈是性惡,使一個人有粗暴、貪婪與生氣等惡念的表現,右肩精靈則是引導人從事慷慨、友愛等善念的行為。 布農族另一傳統信仰觀念是dihanin,這是天的意思,亦稱天神,dihanin 是所有一切的源頭,更是人類心靈的天神。另外,布農族人相信夢境具有占卜的意義,能預測做夢者未來運氣,是一種法術的運用,也有輔助與溝通的功能。主要生活禁忌
1. 進行任何活動前,若聽到噴嚏聲或放屁聲,所有的活動必須馬上停止,否則會有不幸的事情發生。
2. 走路時,不可從他人的前方橫越過去,尤其在收小米時,得格外注意;若有違反,將使家族陷入飢荒當中。
3. 鳥占:鳥的飛行方向關係著即將進行的活動的吉凶;若忽視該項警訊,輕者受傷,重則死亡。
4. 夢占:族人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,便是互相詢問彼此的夢境,老人會根據這些夢的象徵來測知該人的運勢。
5. 在狩獵前看到螃蟹四散在山中,則不許打獵。
6. 芒草開花後不宜出遠門,或上山狩獵,不然會發生危險。
7. 小孩不可以食用動物的頭顱、四肢、內臟與生殖器。
傳統狩獵方式
1.mapuasu: | 為此利用獵狗來進行狩獵的一種方式,這樣獵 到的獵物,肉質是比較新鮮的。 |
---|---|
2.ka-dagal | 為此利用獵狗來進行狩獵的一種方式,這樣獵 到的獵物,肉質是比較新鮮的。 |
3.ma-liug | 在動物必經的路上,選擇一處較大落差的地方,插放一枝削尖的箭竹,在動物由高處往下跳時 ,剛好能刺中其胸口。 |
4.mal-ahu | 利用赤陽、柃木等質地較堅韌的樹,彎其枝條,在動物經過時,套捉其腳將之連身吊起。 |
5.mitala | 動物的覓食時間多半在下午三點到天黑之間,以及天剛亮到7點之間,獵人會在這段覓食期間,埋伏在牠們行進的路線上,獵捕動物。 |
6.mat-hazam | 獵人在動物覓食期間,邊走邊尋覓獵物,一遇有動靜就舉槍獵捕。 |
傳統生活器具
食
名稱:haida-dasu(拍飯槳)
用途:米飯煮成粥時加玉米粉用此具拍打
來源:海端鄉布農文物館
名稱:taku(湯匙)
用途:吃飯時使用之餐具
來源:海端鄉布農文物館
名稱:sian(水瓢)
用途:舀水用之
來源:海端鄉布農文物館
名稱:kama(煮菜鍋)
用途:族人煮菜時,肉、湯、菜用此鍋具同煮
來源:海端鄉布農文物館
名稱:tukban(玻琪)
用途:篩選用器具
來源:海端鄉布農文物館
名稱:ciku(銅器飯鍋)
用途:日據時期前族人煮飯用之飯鍋
來源:海端鄉布農文物館
名稱:haugu(蒸米筒)
用途:小米糕、釀酒等專用蒸煮筒
來源:海端鄉布農文物館
名稱:tampu(鍋墊)
用途:墊於飯鍋下,使之不搖晃
來源:加拿村江石桂
名稱:nusug(臼)
用途:搗米用具
來源:加拿村江石桂
名稱:husau(杵)
用途:搗小米器具,把小米穗粒裝進臼後以此具搗樁。
來源:加拿村江石桂
衣
名稱:ma daghas(頭巾)
用途:男人頭部裝飾用之
來源:霧鹿村余錦虎
名稱:pi tuh(上衣)
用途:節慶喜事男人穿著之
來源:霧鹿村余錦虎
名稱:la vici (短裙) 用途:男人穿著之 來源:霧鹿村余錦虎
名稱:habag (外套)
用途:男人節慶喜事及上山工作、狩獵穿著之
來源:霧鹿村余錦虎
名稱:ulus (上衣)
用途:女人傳統上衣服飾
來源:霧鹿村余錦虎
名稱:taau lilan (圍裙)
用途:女人傳統服飾
來源:霧鹿村余錦虎
名稱:cik das (頭飾)
用途:女人裝飾頭部之
來源:霧鹿村余錦虎
名稱:hau lus (項鍊)
用途:女人用裝飾品
來源:霧鹿村余錦虎
名稱:ull lai (腳巾) 用途:女人裹小腿用之 來源:霧鹿村余錦虎
住
名稱:hasivugu(儲衣盒)
用途:儲放衣物盒
來源:加拿村江石桂
名稱:asik (棕櫚)
用途:庭內專用掃帚
來源:加拿村江石桂
名稱:sizu (月桃)
用途:鋪於臥房內具有禦寒用
來源:加拿村江石桂
名稱:cisbuguan (頭帶)
用途:背負重物用之
來源:海端鄉布農文物館
名稱:davaz (揹網袋)
用途:被捕獲之獵物專用網
來源:海端鄉布農文物館
名稱:palagan (揹物籃)
用途:散裝物品集中放入
來源:海端鄉布農文物館